熔断机制真的能保护投资者利益吗?
新年第一个交易日就如此任性,创记录了。
盘中创业板大跌逾7%,沪指大跌逾5%,论股堂股友们纷纷吐槽:这是在测试熔断机制吗?
午盘开盘后不久,沪深300指数跌破5%触发熔断机制,三家交易所暂停交易15分钟。
15分钟后,恢复交易,但情况并未好转,沪深300指数直接跌破7%,暂停交易至收市,2016年的第一个交易日竟是以这种方式告终,令股民们不胜唏嘘。
熔断机制究竟是什么?
简单的来说,根据规定,沪深300指数触发5%熔断阈值,三家交易所将暂停交易15分钟,尾盘阶段触发5%或全天任何时候触发7%暂停交易至收市。
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的熔断价格为前一交易日结算价的正负6%,当市场价格触及6%,并持续五分钟,熔断机制启动。在随后的五分钟内,卖买申报价格只能在6%之内,并继续成交。超过6%的申报会被拒绝。十分钟后,价格限制放大到10%。设置熔断机制的目的是让投资者在价格发生突然变化的时候有一个冷静期,防止作出过度反应。
熔断机制究竟解决了什么问题?
有人说,建立了熔断机制,相当于给市场安放了一个“安全垫”,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这话既对又不对。说对,是因为当市场突然出现异动,广大投资者又搞不清楚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的时候,对市场交易实施熔断,也就是暂停买卖,能够让大家从亢奋或者恐慌中冷静下来,比较从容地对市场走势作出一个判断,避免盲目追涨杀跌,客观上的确有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
显然,熔断机制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它可以在市场处于极端状况时,强行中止交易,以避免此种情形的进一步蔓延,实际上也就是以牺牲流动性来换取市场的暂时稳定。这对于因为偶发事件所导致市场异常波动是有作用的,这个时候由于信息不对称,多数投资者处于不了解真相状态,熔断能够让由此所导致的异常行情被阻止。但是,如果是市场出现了强烈的趋势性走势,单边大涨或者大跌,那么这个时候熔断机制就没有什么作用了。原因很简单,因为大家都看到了股市要涨或者要跌,在涨跌5%以后熔断,但这不会改变趋势,只是会继续累积动能,于是恢复交易后就很容易会直奔7%的阈值。到了7%当天交易停止,那么下一个交易日就还会继续这种单边走势。因此,在本质上不过是把涨跌的时间段拉长。在理论上,在这过程中,趋势还往往会因此而被强化。